近日,據路透社報道,有制造業內人士透露,將近80%的電子制造商已經難以找到合格的工人,有三分之二的受訪公司表示,他們的勞動力成本同樣在上升。這讓芯片短缺所帶來的問題變得更為復雜,同時也導致產品發貨進一步延遲。 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芯片短缺至少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會緩解,有90%的公司表示他們的整體材料成本(包括非芯片項目)均在上升。這導致芯片交期進一步拉長,利潤率縮減。 據IPC的首席經濟學家與首席研究員Shawn DuBravac表示,勞動力短缺在北美和歐洲最為嚴重,電子制造商可能不得不大幅提高工資的范圍,有44%的公司已經這樣做了,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表示會提供更靈活的工作時間或額外的培訓和教育。
芯片制造業人才缺口巨大
芯片緊缺已經是當下市場的常態,而芯片人才稀缺更是全球廠商的共識,相較于歐美日韓等國家,中國大陸的芯片人才短缺最為嚴重。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等單位編制的《中國集成產業人才白皮書》,芯片人才缺口已經大于30萬人。 據華南師范大學工學部執行部長、半導體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李京波教授透露,芯片行業從設計到流片,每個環節都缺少人才,其中制造業環節可能是缺口最大的。不過在封裝上,中國已經達到全球領先的水平,同時封裝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因此人才缺口并不明顯。 作為芯片產業的關鍵一環,芯片制造也是目前國內產業鏈最大的挑戰,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芯片行業主要缺乏有實際經驗的工程師,特別是工藝工程師和設備工程師。 隨著不斷有企業涌入半導體行業造芯,而人才培養還完全跟不上需求,導致國內各企業只能互相挖角,一方面在不斷的推高制造業成本,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工程師自身的發展,缺少沉淀導致高質量芯片人才更難出現。 如今許多高校芯片相關專業的應屆生還沒有等到畢業,便已經被許多芯片企業預定好了,優秀畢業生手中同時拿著十多張offer已經是常態,頂尖企業向集成電路碩士畢業生發出40萬的年薪也已經稀松平常。 當然,這些高薪招聘的人才大多數都是芯片設計相關,而企業給芯片制造人才開出的薪資相對更低,大多集中在20K以內,當然這也與各自的工作方式不同有關。 芯片設計主要依賴于高度專業的設計師與大量的經驗積累,這其中芯片設計師占據更重要的位置。而芯片制造涉及的產業鏈鏈條非常長,從硅錠制備、晶圓切割、光刻、蝕刻、分層、封裝、測試等,生產鏈條過長也是芯片制造的最大難點。 鏈條太長,同時各個環節的專業化差別巨大、分工細致,因此各個環節都必須依賴于不同的專業化設備,如光刻機、蝕刻機等,好處當然是加速了芯片的生產,讓每個設備負責不同的生產環節,但是相對的,對于工程師的要求也沒有芯片設計那么高,自然薪資也不會超過芯片設計。
芯片行業的普遍高薪不會維持太久
除了芯片制造業的薪資相對于設計更低外,在具體工作環境上,制造業從業人員也更加艱辛。不提工作環境要長期在超凈室中穿上防護服,由于生產線常常是全年24小時不停機,畢竟重啟一次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這就導致許多芯片制造行業也需要24小時的隨時待命,應對各種可能的突發事件。 同時,盡管芯片行業如今受到空前的重視,也有大量的資源向這里傾注,但芯片制造的規律短期內是無法更改的,想要制造一個成熟完善的就業環境,需要時間。從芯片設計到流片到量產,通常需要2-3年的時間,如今許多企業進入到半導體行業中,前幾年基本只能投入,無法產出,如果無法拿到投資,那么企業很難長時間的走下去。 這也是為何如今的半導體公司在不斷的加快芯片的制造流程,因為對于許多半導體企業而言,時間就真的就是生命。 而對于芯片制造業人才而言,盡管近幾年企業給出了不俗的薪資待遇,但是這不過是資本推動的紅利期而已,不會長期存在。 芯片制造業本身就是重資產、投資大、周期長、高風險、產出低、利潤薄的行業,如果還要拿出高薪應聘人才,就只能拼自己的資本有多厚了。資金斷裂對于企業而言不會是一個好消息,對于那些加入進來的半導體人才而言,同樣不會是一件好事。 過去20年,半導體行業的主流是并購,而當一個行業在不斷并購時,證明這個行業已經走到了成熟期,意味著行業利潤微薄、創新機會減少、新進者很難生存,而公司越少,需要的人才也就越少。 而國內涌現如此多的半導體相關企業主要受到近幾年國產替代下的浪潮推動,是全球疫情和地緣政治導致紅利期,短時間大量企業的涌現,人才自然跟不上,這是正常現象。 要想解決制造業人才短缺的問題,就需要解決制造業利潤低的問題,而芯片制造業利潤高的典范就是臺積電,通過先進工藝制程來掌握產業鏈的話語權,但是全球也僅有一家臺積電。 對于許多想要進入集成電路產業的人而言,芯片行業本身就是做信息社會的最底層技術,在整個行業中利潤并非最多的,畢竟賣糧食的肯定沒有賣酒的掙得多,而賣鴨子的肯定沒有做烤鴨的掙得多,一產、二產、三產的規模無法顛覆。我們鼓勵有志之士來制造芯片,但也希望他們能夠對芯片行業有個清醒的認知。除了芯片制造行業的工資比設計行業低之外,制造行業的員工在特定的工作環境中也比較困難。更不用說在工作環境中需要長時間在超凈室穿防護服了,因為生產線始終是一年24小時不停的,畢竟重啟一次就要花很多錢,導致很多芯片制造行業24小時待命,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同時,雖然芯片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投入了大量資源,但芯片制造的規則短期內無法改變,創造成熟完善的就業環境需要時間。從芯片設計到電影制作再到量產,通常需要2-3年的時間。如今,許多企業已經進入半導體行業。過去幾年,他們基本上只能投資,不能生產。如果得不到投資,企業就很難長久下去。這也是為什么半導體公司都在加快芯片的制造進程,因為對于很多半導體公司來說,時間真的就是生命。至于芯片制造人才,雖然近年來企業給出了不錯的薪酬,但這只是資本驅動的紅利時期,不會長期存在。芯片制造本身就是一個資產重、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產出低、利潤薄的行業。想出高薪人選,只能拼出來你的資本有多厚。資本的斷裂對企業來說不是好消息,對那些投身其中的半導體人才來說也不是好事。近20年來,半導體行業的主流是并購,當一個行業不斷合并,就證明這個行業已經到了成熟階段,這意味著這個行業利潤微薄,創新的機會減少,新人難以生存。公司越少,需要的人才就越少。然而,中國出現這么多半導體相關企業,主要是受近年來國內替代浪潮的推動。正是全球疫情和地緣政治導致了紅利時期。企業在短時間內大量涌現是正常現象,人才自然跟不上。要解決制造業人才短缺的問題,就要解決制造業利潤低的問題。芯片制造業高利潤的模式是TSMC,通過先進的工藝掌握產業鏈話語權,但世界上只有一個TSMC。對于很多想進入集成電路行業的人來說,芯片行業本身就是信息社會中技術最低的,整個行業的利潤也不是最多的。畢竟,賣糧的肯定不如賣酒的賺得多,而鴨子肯定不如烤鴨賺得多。一次、二次、三次生產的規模是不能推翻的。我們鼓勵有志之士制造芯片,但也希望他們能對芯片行業有清醒的認識。